小说园

小说园>香港娱乐圈大写真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会更让她难忘。

在与上述男友接触之前,叶倩文还有一位男友,是个米商,比她大两三岁,那时她和此时一样,提起男友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叶倩文对感情十分专注和投入,但后来男友突然变心,使她在感情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于是她回到加拿大父母身边。人们以为她再也不回香港来了。但过了20多天,叶倩文又回到了香港,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言谈举止丝毫也找不到失恋烦恼的痕迹,仍然是笑容满脸。

最后和叶倩文结婚的却是“小胡子”林子祥。

叶倩文与林子祥的关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的“红娘”却是林子祥的太太吴正元。

吴正元在林子祥未出道时已是华纳唱片公司的高层人物,正是吴正元把林子祥拉入“华纳”,两人很快发生恋情,从那时起便形影不离。林子祥曾满怀激情地表示:“我实在太爱吴正元了,没有她,我什么也没有!”1980年,两人在美国秘密结婚。为了爱情,吴正元放弃了事业,之后生下了一儿一女。但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开始为事业而吵闹,后来林子祥绯闻不断,钟楚红、周慧敏等人走马灯一般轮换。尽管如此,两人还是维持了十多年的婚姻关系。

叶倩文与林子祥发生恋情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的。

早年,叶倩文来香港发展,也是吴正元将她拉入华纳公司,并安排林子祥与叶倩文合唱《重逢》,没想到吴正元给自己的婚姻找来了一个“掘墓人”。那时,林子祥为叶倩文写歌,并教她说粤语,叶倩文则称林子祥为老师。后来,叶倩文在香港歌坛红了起来,林子祥成了她的最佳情歌搭档。叶倩文发现这个小胡子男人特别好玩,成为她取笑解闷的对象。他们的关系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演进的。

1990年,两人合作了著名情歌《选择》,两年后,两人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叶倩文那时说:“我只觉得心中有点不太一样了。”认识到自己已陷入情网而对方是一个有妇之夫,叶倩文也很痛苦,但她又说:“爱情来临时,挡也挡不住。”

为了躲避传闻,叶倩文曾经一度不想唱歌了。林子祥便带她出国打高尔夫球,也许正是这种做得多说得少的作风打动了叶倩文。有人曾问叶倩文究竟爱林子祥哪一点,叶倩文说:“我也不知道,也许是他的才华吧。”

1994年12月,在叶倩文家里,林子祥和一个舞蹈演员“争风吃醋”打了起来。消息传出,远在加拿大的吴正元忍无可忍,于1995年4月提出离婚。作为条件,林子祥付给吴正元3500万港元。林子祥离婚后,并没有马上与叶倩文结婚,而是两人一道加盟了台湾波丽佳音唱片公司。1996年7月13日,林子祥和叶倩文双双飞到温哥华,林子祥给叶倩文买了一只大约两克拉重的心形钻戒。此前一个月,林子祥正式向叶倩文提出结婚要求。

此后两人一起出现在“香江岁月音乐会”上,林子祥不再隐瞒,面对传媒表示,这回娶定了莎莉。

7月中旬,叶倩文和林子祥在温哥华步上了红地毯。婚礼由双方家长主持,约有30名亲属参加,圈内好友只请了前港姐、霍英东的儿媳妇朱玲玲。

第八章 四大天王风云际会

星光灿烂的香港歌坛上“四大天王”的出现,使无数歌迷为之疯狂,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模仿的对象。他们成名前的失意,成名后的无奈,却很少有人知道。

张学友在香港歌坛,张学友是继谭咏麟、张国荣之后最具实力的歌手。

1961年7月10日,张学友出生于香港的一个海员家庭,祖籍天津。当时一家三代人同挤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屋子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张学友幼年时十分顽皮,加上当时正流行刀剑侠客之类的武打影视,张学友便喜欢上了挥刀弄棍的游戏。7岁那年,与堂哥用菜刀对阵,结果被堂哥砍中一刀,送进医院缝了5针。这使张学友右脸颊上至今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印记。高中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张学友决定找份工作。先是到香港贸易发展局当助理文员,但只干了三个月。不久又找了第二份工作,到国泰航空公司订位部做票务,这份工作每月有3000多港元的收入。

工作之余,张学友喜欢唱歌,弹吉他。香港每年都要举行业余歌手大赛,旨在发现乐坛新秀。朋友们见他歌确实唱得不错,都劝他去参加歌唱比赛。张学友本不想参赛,但拗不过朋友们的好意,还是报了名。但这一次参赛没有拿到任何名次。

1984年,是张学友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这年9月,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如期举行。由于上次参赛失败,张学友不想再报名,但是一位要好的朋友硬是为他领了报名表回来。在妈妈和朋友的鼓励下,张学友决心再搏一次。

张学友参赛所选的歌曲是关正杰唱的《大地恩情》。结果,在这场由香港电台举办的歌唱大赛中,张学友夺得了冠军。

香港无线电视台艺人部经理冯美基看中张学友的实力,她认为张学友嗓音条件极佳,尤其适合唱情歌,当下便和张学友商谈签约之事。不久,宝丽金唱片公司又派人前来与张学友签约。

1985年,“宝丽金”推出了张学友的第一张唱片《微笑》,销量超过20万张,可谓一炮打响。

以后,香港有名的耀荣娱乐制作公司老板张耀荣找上门来,为张学友操办了他的第一次演唱会。六场演唱会结束,张学友共获报酬30万港元。他将这笔钱用来买了房子,以改善家人的居住条件。

1986年1月,香港电台第8届(1985—1986)“十大中文金曲”揭晓,张学友的《情已逝》名列其一,此歌同年还在无线电视设立的“劲歌金曲”中占有一席。尤其令人眼热的,是张学友一举夺得了此届“十大中文金曲”的“最有前途新人奖”金奖。此后,张学友成了“金牌经理人”陈自强门下的红艺人。

1986年,张学友开始步入影坛。这主要是因为光唱歌收入不多。他参拍的第一部电影是《霹雳大喇叭》,由于导演不满意他的打斗表演,曾为一个镜头吃了导演60个“NO”。

最初演电影,张学友一直充当配角,第一部片酬只4万港元。后来在《痴心的我》一片中,张学友与女演员罗美薇饰演一对情侣。不久便传出关于两人的绯闻。当时二人均予以否认,直到1987年1月,张学友才公开承认与罗美薇的恋情。

1988年,是一个令张学友痛苦的年头。他的唱碟销量不断下降,虽然有过头一张碟卖掉20万张的辉煌业绩,但到第三张只卖了5万张,第四张跌得更惨,只卖掉2万张。歌唱事业不顺,爱情又遭挫折,新年不久,罗美薇正式宣布与张学友分手。

造成这种局面,张学友本人有很大责任。在这之前,由于事业上的成功,他变得狂起来,大肆酗洒闹事。有一次在梅艳芳的生日宴会上,他借酒装疯,乱扔蛋糕,朋友们纷纷指责他“太不给主人面子”。还有一次晚上,他又喝醉了酒,与人撞车,结果被人家痛打了一顿。从此,张学友酗洒、闹事、自以为是大牌之说被传媒炒得沸沸扬扬,导致1988年他出席“饥饿三十”演唱会,一出场观众席上就嘘声四起。

在朋友和家人的劝诫之下,张学友决心振作起来,重塑自己的形象。经过努力,张学友在歌坛和影视圈找回了自己失去的感觉,事业又有新的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