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铁血文明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臣无异议!”十二名大臣异口同声。

“如此,本王宣示大位人选。”

嬴政话未落点,赵高便从王案上捧起那卷竹简恭敬地递了过来。秦王接过竹简,又递给肃立一边的给事中。这个白发苍苍的执掌王城事务的内侍总管深深一躬,接过竹简便清晰缓慢地念诵起来——

秦王政特书:欲立庙堂,先谋栋梁。业经各方举荐,元老咨议,今立大政如左:其一,原长史王绾,擢升假丞相,署理丞相府总领国政。其二,原前将军王翦,擢升假上将军,专司整军经武;原咸阳令蒙恬,擢升假上将军,襄助王翦整军经武;原假上将军桓龁,专司关外大营;但有军争大计,三假上将军会商议决。其三,原客卿李斯,擢升假长史,署理秦王书房并襄助秦王政务。其四,原内史郡守毕元,擢升假廷尉,总司执法各署。其五,原咸阳都尉嬴腾,擢升假内史郡郡守,兼领咸阳令咸阳将军。其六,原大田令郑国大功烁烁,职掌拓展,得总领经济十署,议决一切经济大计。秦王政十三年冬。

“诸位若有异议,当下便说。”嬴政目光扫过,高声一问。

“臣等无异议!”殿中整齐一声。

嬴政微微一笑:“老国尉有话说?”

蒙武离座站起,一拱手:“老臣无异议,只是有话说。”

立即,大臣们的目光一齐聚向这个须发灰白的老国尉,几乎是人人不明所以。方才王书,在座大臣除老国尉蒙武、老廷尉嬴蹘、老太仓令嬴寰原职未动,其余几乎人人擢升。更不说长公子蒙恬擢升假上将军,父亲蒙武能有甚话可说?

“老国尉但说无妨。”嬴政分外平静。

“老臣才具平庸,年事渐高,今日请辞,以让后生。”蒙武一副坦然神色。

“老国尉体魄强健,毫无老相,宁终日闲居乎?”

“老臣虽非军政之才,然驰骋疆场自信尚可。老臣一请,入军为将!”

“既然如此,老国尉资望甚重,便做假上将军,与桓老将军共掌关外大营。”

“君上差矣!”老蒙武陡然红脸,“老夫不做假上将军,只求一军之将沙场建功!老夫少小入军,总是奉命纠缠军政,终未领军征战,身为将门之后,军旅老卒,老夫愧煞!”

“好!老国尉壮心可嘉!但有接任人选,许老国尉入军为将。”

“老夫举荐一人!”老蒙武昂昂一声。

“噢?老国尉有人?”

老蒙武一说,不独秦王惊讶,这些新锐大臣们也无不惊讶。谁都知道,国尉之才历来难选。其根本原因,在于这国尉的实际执掌牵涉实在太多,一面不通便是梗阻多多。粮草征集、兵员征发、大本营修建、兵器甲胄之制造维修、关隘要塞之工程布防、郡县守军之调度协调,还有与关市配合收缴外邦商旅关税、与司寇配合抓捕盗贼等等等等。一言以蔽之,举凡大军征战之外的一切军务防务,通归国尉署管辖,涉军涉政又涉民,头绪之多令寻常将军望而生畏。当年赵国之名将赵奢,封马服君后不任大将军而任国尉,便在于赵奢有过田部令阅历,军政兼通。唯其如此,历来朝野对国尉府有个别号,叫做“带甲丞相”。此等人物,大军将领要认,各官署也要认,否则摩擦多多。所以,国尉之选,既要军旅资望,又要政才资望,单纯将领或单纯政务官都不能胜任。蒙武其所以任国尉多年,便在于他少年入军,秉性大有乃父蒙骜的精细缜密,又因与庄襄王及吕不韦之特异交谊,多有周旋秦国政务之阅历。放眼秦国朝野,如蒙武这般军政兼通者还当真难觅。今日蒙武声言有人,却是何人?

“老臣所举之人,已在函谷关外。”

“那,是山东入秦之士?”

“正是!”

“此人与蒙氏世交?”

“非也。”

“那,老国尉如何判定其人有国尉之才?”

“此人三世国尉之后,连姓氏都一个‘尉’字,只一个天生国尉!”

嬴政不禁大笑,一挥手道:“此等人物,诸位谁有耳闻?”

李斯霍然起身:“臣知此人!只是……”

“散朝。”嬴政一挥手,“新老长史留宫,尽速交接。”

五、李斯的积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锐君臣预料

年青的秦王在那道合抱粗的石柱前整整站了一日,偌大东偏殿静如幽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