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狂花凋落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安德烈拥抱了傅索安,并且吻了她的额头,说:“我的孩子,两年多不见,长得比过去更漂亮了!”

安德烈松开傅索安的时候,她看见仍是上次见到过的两个便衣卫士站在门外,便问道:“首长,请您的卫士进来坐坐吗?”

安德烈说:“不!把门关上。”

尽管傅索安对当克格勃特工已有厌烦情绪,但她对给自己指引这条路的安德烈始终怀着感激之情,也许是当初和他的见面意味着从叛逃以来的苦难到脱离苦海的分界线的缘故。她像招待自己的亲人那样,脸上浮着真诚的笑容,给安德烈端咖啡、沏茶、削水果,然后,又倒了两杯葡萄酒,一杯奉给对方,一杯高高擎起:“首长,祝贺您晋升为大校!我们下次见面时,您一定已经是将军了!’安德烈喝了酒,笑道:“我的孩子,你的俄语已经说得和苏联大没什么两样了。告诉我,这两年多时间,你过得好吗?”

傅索安知道安德烈是克格勃人事管理局的高级官员,估计他不会不清楚自己这些日子里干了什么,这纯粹是一种作为正式谈话前的过渡性话题,所以,她用短短几句话便概括了全部内容。安德烈点点头:“傅,你干得不错!长此以往,你将会作出更大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荣誉!”

傅索安微笑着问道:“首长,您的到来,是不是象征着要给我安排新的工作了?”

“哦!多聪明的孩子啊!”安德烈发出慨叹,“你说得不错,是准备给你安排一个新的岗位,一个你可能意想不到的岗位。”

“什么岗位?”

“派你去谍报学校当教官。”

傅索安大吃一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什么?叫我去当教官?首长,我怎么能当教官呢?我自己才从特维尔谍报学校毕业一年出头哩!”

安德烈像是没听见这番话,继续说他的:“你去那里教授‘情报心理与情报实践’课,这是我们经过慎重研究的。当然,你还需要学习,所以我通知对外谍报局给你送来了这些书籍。另外,我们还要安排你到克格勃的高级特工学校去进修六个月,主要是学习一些情报学理论知识。”

傅索安还想分辨说明自己难以胜任,但刚说开了个头就被安德烈神情严肃地阻止了:“傅,这里不是菜市场,可以讨价还价!”

傅索安见状不对,只得点头:“我服从安排!”

笑容又回到了安德烈脸上:“傅,你记住,对于你来说,最难渡过的阶段已经渡过了,接下去,不管几时,都没有能挡得住你前进步伐的障碍了。”他点燃了已经熄灭的抽斗,深吸了一口,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现在,我可以给你说一下你去执教的那所谍报学校的情况。”

傅索安从安德烈的叙述中,终于明白了克格勃调她去当教官的原因——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敌视中国的程度愈来愈深。苏共中央政治局在1969年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讨论决定了责成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中国开展谍报工作。克格勃内针对中国的特工,都集中在对外谍报局第六部。该部的职能是针对中国、越南、朝鲜开展谍报活动,原先特工人数在对外谍报局同类的十个部中虽说是最多的,但现在为了加强对中国的谍报工作,理应大大增加特工。为此,克格勃在进行紧张的可行性研究后,决定新设一所特务学校。这座学校设在苏联、蒙古边境的贝加尔湖附近,位于伊尔库茨克以南大约三十多公里,名叫“契他伊斯卡维”。

在俄语中,“中国”的读法是“契他伊”,“契他伊斯卡雅”的意思,就是“专为中国而设”。“契他伊斯卡雅”只招募亚洲籍特务学员,尤其注重招募中国人。苏联中央政治局审议批准了这个计划,指定于1970年初开始筹建。至1971年春,“契他伊斯卡雅”的建筑物已经耸立,开始进行设施施工。与此同时,克格勃开始物色教官和制订招募特务学员的计划。按照克格勃高层核心的构想,“契他伊斯卡雅”创设伊始是短期训练一批特工,迅速充实对外谍报局第六部的力量,为今后成立专门针对中国的对外谍报局特别第六部打下基础。这样,该校招募的特务学员应以中国人为主,其对象是:叛逃投苏的知识青年及其他成分的人员,苏联及亚洲各国的华侨。

可以想象,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是不懂俄语的,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学期内难以解决。因此,就只能在教官上动脑筋,挑选一些精通汉语的克格勃特工去充任教官。克格勃人事管理部根据这个构想,在物色教官时,马上想起傅索安,认为她不但具备其他条件,还因其原先的红卫兵身份易与特务学员中的知识青年取得沟通。这样,傅索安便被列进“契他伊斯卡雅”的首批教官名单,指定她执教“情报心理与情报实践”。

傅索安了解情况后,寻思这样也好,至少她可以不再被派往国外执行任务,与提心吊胆的日子告别了。这样想着,她的情绪变得好起来了,请安德烈和他的卫士吃了一顿饭,饭后还兴高采烈地跳了舞。

一星期后,傅索安被送往位于喀山的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让她进修情报学。

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的规矩比特维尔谍报学校还严,但傅索安这次是以教官身份去进修的,所以学校管不到她,教官们对她也很客气,她在里面算得是一个比较自由自在的人。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半年将要过去了。就在傅索安扳着指头计算日子准备举行告别筵席款待教官时,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降临到她的头上来了!

27

傅索安亲眼目睹了历史性的一

幕:在温都尔汗三叉戟飞机坠毁地,

克格勃专家割下了林彪和叶群的头

颅,放进沸水中煮。

1971年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傅索安在喀山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的教官餐厅吃过晚饭,回到寝室,刚准备洗个澡后看电视时,电话铃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响声。她迟迟疑疑地望着电话机,不肯伸手去取耳机。那是因为她入校将近半年,极少有人在晚上给她打过电话,她有点怀疑是不是拨错了号码。铃声执拗地响着,她在无可奈何中终于拿起了耳机。

电话是学校政治委员打来的,只有一句话:“傅,请你马上到我这里来!”就不由分说地挂断了。

傅索安一边穿外套,一边思忖:政委亲自打电话,声音又这么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傅索安在克格勃已经待了三年多,凭她的聪明,知道克格勃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不少特工都平白无故地受到了无端的怀疑,从而被软禁、关押甚至判刑、流放、枪决。这类事情在对外谍报局发生得最多,因为该局的特工一大半都出国执行过任务,构成被无端怀疑的根源。现在,以学校政治委员出面夜晚急召她,莫非厄运也降到她头上来了?

傅索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校部,一踏进政治委员办公室,那个有着克格勃少将军衔的中年秃顶男子便把一纸电传递给她:“傅,你看一下,五分钟以前,从莫斯科发过来的。”

傅索安定睛一看,电传内容是让她阅到这个命令后,立刻去喀山澳托尔军用机场,当晚22时45分左右,将有一架伊尔运输机从莫斯科飞来,她即登上该机,具体任务由也在这架飞机上的伊凡诺夫上校向她交代。

政治委员问道:“看完了吗?”

“是的。”

“那么,你马上坐我的车去奥托尔机场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