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便嘱惟一的随身厨子为陈备水沐浴、更衣。

陈仪从容不迫,对镜整容,打好使用多年的领带。蒋鼎文命行刑军士送来一盘食物、一瓶美酒。陈仪拂袖而起:“用不着,走吧!”

两个士兵欲上前扶持,陈仪一摔两臂,昂首阔步走了出去,上了指定的吉普车。抵刑场后,陈仪稳步下车,扭头对行刑的人说:“向我的头部开枪!”便大步向前,口称:“人死,精神不死。”陈仪死时,年67岁。

另一个暗杀名单上的大佬白崇禧虽然在大陆逃过了蒋介石的暗杀,但他终于在台湾被军统制裁掉了。1949年7月到1950年初,自负的白崇禧手中数十万桂系大军被歼灭,他徨海南岛,蒋介石害怕他去了共产党这边,就诳骗他说:“我在军事上离不开健生老弟。”白崇禧信以为真,慨然赴台。远在美国的李宗仁闻讯后,失望地说:“健生虎落平阳,结局堪忧。”

果然,白崇禧去了台湾后,被解去了一切公职,不再受到任何重用,甚至连个“国策顾问”类的闲职也没当上。

1965年,李宗仁夫妇冲破阻难,抵达北京,受到中共党政军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很高的礼遇。

李宗仁的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据说,白崇禧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曾很痛苦地对身旁的人说:“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有脸见人了。”

蓬山此去无多路(7)

果真如此,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命令军统对白氏直接采取制裁行动。军统特务谷正文奉命后,就积极策划暗杀行动,并确定行动的最高原则是:绝不留下半点痕迹,以免外界怀疑是一起政治谋杀。

谷正文收买了白崇禧身边的一位姓杨的副官。不久,这位杨副官报告:“先生去花莲县寿丰半山打猎。”这样,谷正文决定在白崇禧出外打猎时,于山野外杀死他。

谷正文密令侦防组:暗杀不准用枪。要把一切制造意外死亡的条件搜集起来。经过勘查,侦防组发现狩猎区有小型山间铁轨,可使用人力轨道台车登山。白崇禧当时已年逾七十,不会徒步上山,而一定会乘轨道车。

这样,侦防组派人到现场实地勘查后,决定等白崇禧上山时,把握时间破坏途中一木制小桥,等他下山行经桥面时,便会连同轨道车一起坠入五十余米深的峡谷。经过实地演练,他们还找到了螺丝松脱法,能丝毫不留痕迹地使轨道台车“发生意外”。

事发当天,白崇禧等一行人兴致很高地去打猎。

10点37分,白崇禧一行人通过预定的谋杀地点后,侦防组的行动人员迅速爬到桥下,将支撑桥面木墩的螺丝钉一一松开,然后,躲入不远处的树丛里,静候白崇禧等人下山。

下午3时许,寂静的山中传来轨道台车的响声,两辆车从高山背面滑出,相距约30米。前面一辆车上坐着林意双乡长父子与一名助理;白崇禧与两名副官坐在后面一辆车上。当第一辆车滑到已经去掉了螺丝钉的桥中央时,突然连人带车一起坠入深谷中。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白崇禧的一名副官用力将白崇禧推出车外,自己则随车跌入深谷。

白崇禧从地上爬起,拍去尘土,他望着谷底下的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再望望四周的山野,似乎明白了什么。

事后,谷正文等前往蒋介石官邸汇报行动结果,蒋介石并未苛责,只是不无遗憾地对他们说:“再从长计议吧!”

白崇禧经历这次险情后,行动更加谨慎,这使谷正文的暗杀行动很难下手。

白崇禧晚年异常苦闷。在白夫人去世后,为解除烦闷,居然与身边的护士张小姐热恋起来。侦防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买通医生下重药,致白崇禧于死地。

一天,谷正文打电话给医生赖少魂询问白崇禧的情况,赖少魂报告说:“白将军不是病,他想补……”

“不管他是买什么,你要发挥自己的专长,蒋总统要你多‘照顾’将军,须以猛药起沉疴,重病得下猛药。”

谷正文暗示赖少魂在药的剂量上动手脚,使衰老的白崇禧不胜药力,一“补”不起。

赖少魂奉命后,立即给白崇禧开了一帖药力很强的药方。白崇禧照方到天生堂中药店买了两大包药回家泡酒。往后数月,白崇禧似乎从药酒中得力,与热恋的张小姐频繁往来。

俗话说,“房中之事能杀人”,尤其对白崇禧这样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来说,女色犹如伐性之斧,不多久,白崇禧即油尽灯枯。

1966年12月1日晚,张小姐与往常一样到白宅夜宿。就在这天晚上终于发生了“马上死”的悲剧。

第二天早晨,白崇禧的副官发现主人赤身裸体趴卧在床,而张小姐早已离去。

这位国民党一级上将,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小诸葛,却在失意中做了风流的花下鬼,不甚体面地被蒋介石从那张军统的最后暗杀名单上被最后制裁了。

故垒萧萧,芦荻秋瑟。毛人凤这位连国民党内部也嗤之以鼻的人物逃到台湾后,结局并不比那些在大陆落网的特务好到哪里去。

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自我加冕,恢复了所谓的中华民国总统职务。毛人凤沐猴而冠,喜滋滋地重新当上了“保密局”局长。然后,采用“构陷”手段,以通匪罪名枪毙了李宗仁“代总统”时任命的原保密局长徐志道,除掉了心腹大患。一时间,毛人凤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他绞尽脑汁,拟定了一个详尽计划,呈报给蒋介石,准备改革军统。

不过,经历了大陆失败,蒋介石心情异常沉重,对毛人凤的计划首肯之余,心中却在另外盘算。经过一段时间的痛定思痛后,蒋介石开始在国民党内部和军队进行整肃,内中有一条重要“举措”,准备效仿共产党军队也来个“突出政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蒋介石把党权交给长子蒋经国,让他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的官衔虽不高,权力却超越三军将领,并且,他还挖掘了两项重要权力:监督筹划情报业务;对大陆游击派遣和指挥的活动。而这两项重权,正是毛人凤在击败众多对手后,一手把持的。

从此,蒋经国大权在握,开始把目标对准老一代军政要员,大力排斥异己。这给毛人凤造成了很大震动。自从蒋经国奉父命搞情报工作以来,他便预感到自己的工作有被取代的危险。果然,陈立夫远走美国后,蒋经国便公开提出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合为一家,严加整肃,统一运筹。得知这些情况后,“我不能交权力,不能交出军统。”毛人凤心中暗暗发誓。

但是,一贯信奉“忍、等、狠”信条的毛人凤这回却沉不住了。他一反常态,自恃有蒋介石做靠山,居然多次在公开场合甚至国民党的中常委会上,声称:“情报工作是很专业的东西,不能让外行来领导内行。”“戴老板生前就说过,军统是十万人的大家庭……不容易啊!”

蓬山此去无多路(8)

这些话当然传到了蒋经国的耳中,已经从陈立夫手中夺过了中统,他正准备处心积虑挤走毛人凤,抓过军统,独揽情治系统的大权。碍于时机不成熟,一时无法动作。没想到,毛人凤倒先跳了起来。

不久,蒋经国的手下侦知军统有个情报人员因从事倒卖黄金被扣押了起来。于是,蒋经国上下活动,派人将这名情报人员处决了。但是,由于事发仓促,又把人抓错了,制造出一起冤案。毛人凤抓住把柄,一面指使冤死者的家属四处告状,一面指示手下煽风点火,居然鼓动一些民众和团体在台北游行示威。

蒋介石过问下来,毛人凤趁机整理出一份材料,矛头直指蒋经国,历数其工作失误,趁机老调重弹,要改革军统。蒋介石阅过报告后,恨铁不成钢,将儿子叫去狠狠臭骂了一顿。蒋经国在蒋介石那里毕恭毕敬,连连认错,但下来后对毛人凤更加切齿痛恨。

随后,同样工于心计的蒋经国不露声色,准备采取挖墙角的办法,来个斧底抽薪,将保密局二处处长叶翔之拉拢过来,委以重任。这样,就能感召军统内的骨干,众叛亲离后,毛人凤就只剩个光杆局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