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 第32部分(第1页)

第32部分(第1页)

毛人凤这一刻像个大悲大喜的演员,他凛然作态道:“我陪总裁先去成都,一定要和共产党搞好川西决战。”

说罢,他朝徐远举、周养浩摆摆手,便缩进了身子。机舱门旋即飞速地关上,舷梯撤走,飞机立时响起了巨大的轰鸣声。

沉默无语的徐远举拉拉呆立在那里的周养浩,转身离去了。很快,毛人凤乘坐的那架运输机猛然引入蓝天。徐远举仰望着已小成了一只大鸟的飞机,喃喃自语:“总裁说得对,对共产党人多一分宽容,就是对自己多一分残酷。不然,何以会造成今天整个失败的局面。”

周养浩苍白的脸上全无血色,他望望空空的停机坪,不放心地问道:“徐处长,我们下午去成都,还有飞机吗?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如果落到共产党手中……”

“走不脱,脱了走。”徐远举望望他一向瞧不上眼的周养浩,立即打断他的话,“要是落在共产党手中,我们还有活命吗?”

“以你我的所作所为,即便不落到共产党手中,那些民主人士也不会放过我们,眼下当务之急是赶快去台湾。但愿不要生出什么变故,只要去了台湾,你和我的身家性命才有保障。”

“去台湾没问题。”徐远举拍拍周养浩的肩,半是安慰半是提醒道,“沈醉在昆明早给我们准备好了,只是别忘了毛局长刚才提到的名单上那几个人,他们都在云南。一不做,二不休,不能再仁慈,再白白放掉机会。当然,保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你回去收拾一下,我到二处再看看,午饭就不吃了,我们直接在机场会面,成都那边还有最后一趟飞机来接。”

徐远举说完,飞快地跳上车,绝尘而去。

两天前,面对人民解放军逼近重庆的枪炮声,绝望之中蒋介石密令毛人凤处理掉关押在著名的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徐远举与周养浩在西南行辕二处的办公室里,亲自向恶名昭著的特务雷天元、龙学渊、熊祥下达了屠杀渣滓洞、白公馆“政治犯”的计划。

他们立即行动,首先杀害了暗杀名单上赫然在列的前东北军高级将领黄显声将军。11月27日下午,特务雷天元、龙学渊召集白公馆、渣滓洞看守所长陆景清、杨进兴和特务谢旭东、李磊、徐贵林等具体商定了屠杀办法。他们商量以“转移”、“谈话”等方式分批提人到松林坡、步云桥等地,采用枪杀、刺杀的方式,分批将白公馆、渣滓洞的“政治犯”集体屠杀。

下午4时,特务们分批次从监狱中提出“政治犯”,匆匆行动,共计杀害了321名革命志士,这便是惨绝人寰的1949年重庆“11€*27”大屠杀。

青山不朽,日月不老。松林坡的青松永远是革命烈士慷慨高歌从容就义的见证。

徐远举用沾满了革命志士鲜血的双手去向毛人凤邀功领赏,毛人凤赞道:“徐处长,总裁都表扬你,为党国忠心耿耿而且为人正派,不徇私情。”徐远举却佯作谦虚地答道:“我们很多工作没做好,让总裁和局座分了心,尤其是名单上的许多人都溜掉了。”

毛人凤大度地一挥手,“杨虎城的制裁,总裁就很满意。至于浙江省主席陈仪,总裁已经明示,要交付军法会审。至于转移到台湾的张学良,不久也将干掉。你注意再清理一下,不要让一个共产党漏了网。”

11月29日,重庆已城破在即,毛人凤转道飞去成都,准备协助蒋介石拉拢川康军阀和胡宗南一道搞所谓的川西会战,企图作最后的生死挣扎。

徐远举在机场送走毛人凤,回到二处,他什么也没清理,却立即命特务们将关押在“新世界监狱”的32名“政治犯”,解往白公馆后面的松林坡下秘密杀害。

中午时分,这位军统魔头“血手染红岩”后,连午饭都顾不上吃,按照事先约定,与周养浩一起,赶往白市驿机场,搭乘一架飞机,逃亡成都。

12月9日中午,在成都惶惶若惊弓之鸟的徐远举与周养浩终于得到了毛人凤的许可,搭乘专程前往昆明做卢汉稳定工作的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张群的专机,飞去了昆明。他们像遇到特赦的犯人一般,喜不自禁地飞向了自以为是自由天地的彩云之南。

蓬山此去无多路(2)

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不敢怠慢,他亲自驾车赶往昆明巫家坝机场将徐远举等人接到了家中。

沈醉此时方寸已乱,心中去留彷徨。马上离开昆明吧,将来到台湾必受处分,不走吧,昆明眼看就要解放,尤其是卢汉,种种迹象表明,他会走起义这条路。何去何从,沈醉心如汤浇,始终举棋不定。

因为毛人凤两次给他们发来了绝密电,一再提到临别所谈任务,必须充分准备妥当,电令一到立即执行。这几个月来,他倒是准备好了,可就是不见毛人凤的执行电报到。话又说回来,名单上那么多人,可真正被制裁了几个?

徐远举劝慰沈醉,这些人动不动,还得总裁视情而定,大家都不能轻举妄动。至于在云南还要辛苦一下,他以为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担心卢某人吗?虽说四川已不保,但西昌、云南还在我们手中,现今张长官到了昆明,至少这几天之内不会出问题。以他和卢汉的交情,完全可以说服卢汉,局势可稳定下来。实在不行,沈醉还可以随张群一起走。

末了,徐远举几乎是以斩钉截铁的口吻,一锤定音,他认为:即便云南不保,那卢汉也会和我们一起去台湾的,或者去国外做个寓公,肯定不会投共。

但沈醉似 却不这么认为。其实,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张群的到来,才有促成卢汉提前起义的可能。

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在昆明为暗杀名单上的那几个人,作了积极制裁的准备。10月初,毛人凤在昆明进行了一个月的活动,这是他任军统头目以来,在一个地方停留最久的一次,然而,由于卢汉的敷衍和抵制,他一直想在昆明对革命志士进行大屠杀,却终未遂心。临别时,他命沈醉不要忘了那张暗杀名单,随时掌握情况,严密监视卢汉、安恩溥等人,确保云南万无一失。至于制裁这些人,要随时做好准备,专等来电,即可动手。

沈醉领命后,还真下了不少功夫。他首先利用卢汉身边那些中高层军政人员既拥护卢汉又害怕共产党的心理,时常进行挑拨离间,让这些人纷纷把家眷送往香港。沈醉装出古道热肠的样子,除了随时提供机票外,还为这些人在香港找房子。

同时,沈醉还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关系,随时掌握卢汉的动态与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并制定了趁乱解决名单上云南4人的制裁计划。

但沈醉对于卢汉已经准备起义的迹象有了充分的判断。

吃罢午饭,沈醉将与徐远举一同来的军统另外两个处长成希超和郭旭安排去了市内较豪华的皇后酒店,徐远举则留在了沈醉的官邸。一直心神不定的周养浩则拎过行李,固执地住到了朋友家中,专等明天的飞机去台湾。

沈醉知他一向与徐远举不睦,彼此瞧不上眼,不住在一起,也算减少了摩擦。客套了一番后,他送走了周养浩。当他返身回家时,徐远举狰狞着一张扭曲的脸,仰躺在沙发上,已酣然入睡。

他正欲走上前,安排徐远举进房间休息。突然,传令兵送来一张手令。沈醉展开一看,是刚到昆明的西南军政长张群送来的通知,拟邀请他去五华山卢汉家中开会,共商昆明的防务大计。已知箭在弦上的沈醉看罢手令,心中却顿生狐疑。以眼下情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因为卢汉一直在对自己采取躲避、推脱、敷衍的办法,从不邀请自己开什么会,再说,张群办事不急不躁,怎么一到昆明休都不休息,当夜就要急迫地开会呢?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沈醉捧着通知,怔在了那里。

稍有响动便有警觉的徐远举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过来,他见沈醉这等表情,心中早明白了八九分,他霍地从沙发上翻滚下来,走上前,猛地一把从沈醉手中抢过通知,仔细查看了起来。

“徐处长,”沈醉紧皱着眉,问道,“这里会不会有什么诈?你长期在张长官身边,这是他写的吗?”

徐远举的一双鹰眼像是欲将通知盯穿似的,他仔细看着手令上那枚鲜红的图章,肯定地点着头,“与张长官打交道也就那几个月功夫,但他的图章就是烧成灰我也能认得清。这手令上的图章就是他平常所用,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肯定?”沈醉不放心地追问一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