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解密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有可借鉴的套路,输赢全体现在智力的较量上。在具体研发过程中,珍弟说他主要负责棋盘的设计工作,棋谱主要是由希伊斯完成的。珍弟认为,如果一定要说他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大概在10%左右。如果说这确实是希伊斯科研项目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贡献已经并不小,再怎么都不可能被四舍五入舍掉的啦。至于我说希伊斯在搞人脑结构研究工作的事,珍弟说他并不知道,而且感觉是没有。

我问他,你为什么说他没有?

珍弟说,他从来没跟我说起过。

这就又奇怪了。

我想,当初希伊斯一见我就兴致勃勃地对我谈他的科研计划,现在珍弟几乎天天跟他在一起,怎么就只字不提?我觉得其中好像真有蹊跷。后来有一天我亲自问希伊斯,得到的答复是:没有条件,做不下去,只有放弃了。

放弃了?

是真放弃还是假放弃?

说真的,我当时心里很是困惑。不用说,如果是假放弃那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只有心里有鬼才需要放烟雾弹迷惑人。我又想,如果他希伊斯心里确实有鬼,那鬼还会是谁呢?肯定就是可怜的珍弟了。总之,由于系里闪闪烁烁的流言,当时我对希伊斯与珍弟间不正常的亲密劲儿顾虑很深,总担心珍弟被利用了,欺骗了。这孩子在复杂的人事面前是很不成熟的,有很笨拙的一面,人要欺负谁,找的就是这样的人,木讷、孤单、畏事,吃了亏不会叫,只会往肚子里咽。

好在不久,希伊斯做了一件谁都想不到的事,替我打消了顾虑。

希伊斯和金珍发明数学棋是1949年春节前的事,春节后不久,就是在省城C市迎来解放的前不久,希伊斯接到美国《数学理论》杂志的邀请,前往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参加一个数学学术活动。考虑到与会者路途上的便利,会议组织者在香港设有联络站,所有亚洲方向的与会者都先在香港集中,然后搭乘飞机往返。所以,希伊斯这次西行时间很短,前后只有半个多月,以致返校时人们都不大相信他去了大洋彼岸。不过,证明他去了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家乡波兰、奥地利以及美国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邀请他去供职的书函,再如与冯·诺伊曼、夏普利、库恩等著名数学家的合影照片,还有,他还带回来了当年美国普特南数学竞赛试题。

【容先生访谈实录】

普特南是个数学家的名字,全名叫威廉·洛威尔·普特南,出生在美国,在数学界有高斯第二的美誉。1921年,美国数学委员会会同各大学发起了一年一度的全美普特南数学竞赛活动,在各大院校和数学界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也是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发现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竞赛是专为本科生设的,但试题的难度似乎是为数学家设的。据说,尽管每年大多数参赛者都是各院校数学系的优异生,但由于试题无法想像的难,多年来参赛者得分的平均分数仍然接近于零。每年竞赛前30名优胜者,一般均可被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录取,像哈佛大学,每年都许诺前三名优胜者只要选择哈佛,就可以获得全校最高奖学金。那一年竞赛共有15道试题,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揭榜最高分是76。5分,前十名的平均分为37。44分。

希伊斯所以带普特南数学竞赛试题回来,想的就是要考测一下珍弟。也只有珍弟,其他的人,包括有些老师,他觉得考他们无非是给他们难堪而已,所以还是不要考的好。在考珍弟之前,他先把自己在房间里关了45分钟,考了一遍,然后又自己给自己阅卷、评分。他觉得自己得分不会超出最高分,因为他只做了八道题,最后一题还没做完。当然,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这些题他基本上都可以对付得了,问题就是时间。普特南数学竞赛的宗旨就是十分突出地强调了两点:

一、数学是科学中的科学;

二、数学是时间中的科学。

有原子弹之父之称的美国科学家兼实业家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过:在所有科学中,时间是真正的难题;在一个无限的时间内,所有的人将发现世上所有的秘密。有人说,第一枚原子弹的及时问世,就是最好地解决了当时全世界人都面临的如何尽快结束二次大战的巨大难题。设想一下,如果让希特勒率先拥有原子弹,人类将面临——再次面临——多大的难题?

珍弟在规定的45分钟内做完六道题,其中一道证明题,希伊斯认为他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没给分。最后一题是推理题,当时只剩下一分半钟,根本没时间去推理,所以他没有动笔,只是沉思着,但在临终的几秒前,他居然给出了正确的结果。这有点荒唐,也再次说明珍弟一贯有的超常的直觉能力。这题的评分尺度是灵活的,可以给满分,也可以少给分,多或少全凭老师对学生平时的德智印象决定,但最少不能低于2。5分,希伊斯最后就是苛刻地只给他2。5分。但就这样珍弟最后的得分是42。5分,仍然高过当年全美普特南数学竞赛前10名优胜者37。44分的平均分。

这就是说,珍弟要是参赛肯定将跻身前10名之列,然后等待他的将是名牌学府,高等奖学金,还有在数学界最初的声誉。但是你没有参赛,倘若又把这成绩拿给人看,回复他的也许只有无情的嘲笑。因为没人会相信,一个还没念完大一的中国小子能博得如此高分,如此高分意味的无非就是欺骗。没人相信的欺骗。愚蠢的欺骗。即使希伊斯,在这个成绩面前,也冥冥地生出一种被欺骗的幻觉,当然只是幻觉而已。换句话说,只有希伊斯才相信这个成绩无可置疑的真实性,所以也只有希伊斯,把这件本来是游戏的事情当做了一个真实故事的开始——

希伊斯首先找到小黎黎,把金珍模拟参加普特南数学竞赛的事情详细说了,然后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他深思熟虑后的意见。

希伊斯说:“我可以负责地说,金珍今天是我们N大学数学系最拔尖的学生,明天也会成为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这样世界著名大学数学系的尖子生,所以我建议他去留学,哈佛,麻省理工,都可以。”

小黎黎一时无语。

希伊斯又说:“相信他,给他一个机会吧。”

小黎黎摇头:“恐怕不行。”

“为什么?”希伊斯睁圆了眼。

“没钱。”小黎黎干脆地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