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天歌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研究院的优势既在国内更在国外。大推力火箭的研制将是中国挤进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保证。研制“长二捆”大推力火箭,是王永志、王德臣、于龙淮有一天相聚在一间办公室里策划出来的,就是这张草图,打开了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对东方禁闭的大门。1986 年,撒旦的恶梦降下了灾难。1 月28 日,美国的“挑战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73 秒钟后突然爆炸,在震惊世界的一声巨响中,机上7 名航天员无一生还,其中还有一位要以太空作课堂为她的学生上课的女老师。航天飞机爆炸后,美国紧急启用“大力神”和“德尔它”火箭进行卫星发射,以保住其世界卫星发射市场的霸主地位。但这一年“大力神”和“德尔它”都不争气,刚刚点火上天就接连失事葬身大海。一些巫待发射卫星的用户,眺望着肯尼迪发射中心上那片浓烟未散的天空,不知该投向何处才能找到合适的天梯。他们把目光投向欧洲,可是欧洲航天局的王牌“阿里安”火箭同年5 月13 日在发射后的瞬间也香消玉损落入大海。1986 年成为世界航天历史上一个令上帝也不忍目睹的空间灾难年。这表明,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未知中步步是风险。

3 语惊四座与走出国门(2)

灾难中偏偏有喜讯从亚细亚天空升起,2 月1 日,中国研制的“长征三号”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起飞,将“东方红二号”实用通信卫星送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中国的星星占据了36000 公里的“制高点”。中国这一划时代的成功,使那些渴求发射卫星的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把目光转向中国火箭的摇篮― 北京南苑,是否换一个方向去寻找这个陌生的伙伴谈谈合作事宜呢?尽管心里还有疑虑,但这些讲究现实利益的西方人,还是向中国伸出了合作之手。

而此时为研究院的发展奔波在外的王永志,正坐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他的战友王德臣、于龙淮,此刻正精神百倍志在必得地奔走在欧美各大卫星公司之间。

自1985 年10 月中国政府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以来,中国向国际发射市场的推进,可以说是进展缓慢,处境险恶,步履艰难。航天发射是当代高科技的集中体现,具有这种实力的国家从这里获取了巨大的效益,所以这一领域从一开始就被美国和欧洲垄断,要想从他们的碗中分得一份利益,其困难险阻可想而知。

无论是著名的欧洲阿里安公司,还是美国的麦克唐纳· 道格拉斯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对刚刚起步从事涉外航天商务活动的中国长城公司更是不屑一顾,处处摆出一付盛气凌人、高傲蛮横的霸主作派,指手划脚故意设置一些关卡障碍,甚而操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诬陷中国企图打着对外发射卫星的幌子,窃取西方的高科技核心秘密。美国政府更是百般刁难阻止中国的航天商务活动,下令没有美国政府发放的许可证,任何卫星公司不得和中国签订发射协议。

1988 年6 月16 日,美国的卫星制造商休斯公司首开与中国合作的先河。澳大利亚澳普图斯公司在有4 个宇航集团参加的第二代通信卫星发射招标中,选择了由休斯公司提供卫星和火箭发射的一揽子发射服务方案,而休斯公司提供的火箭则是中国的长征火箭― 由王德臣带去的中国“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的图纸被休斯公司看好,它将为澳大利亚发射两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卫星― 澳赛特Bl 和BZ 卫星。

在此次招标中落败的几家西方宇航公司特别是欧洲的阿里安公司,事后竟悻悻嘲笑澳普图斯公司说:“你们是在高空走钢丝。如到时候中国打不成,你们再找我们,即使出比现在高3 倍的价钱,我们也要考虑考虑。”阿里安公司说的不是笑话,他们果真为将来备好了一份合同,只等预言到来!中国虽然只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可是人们却没有想到,由于世界保险界的冷漠,使中国保险公司在为这笔巨额保险而犹豫不决,他们不得不考虑万一发射失败所要承担的巨大赔付,而刚刚起步的中国火箭还没有力量为自己的实力佐证。当时,中国拿到的还只是一份协议书,正式发射合同并未签定。更让人担心的是作为发射澳星运载工具的“长二捆”,在王德臣手里只是几张由他和王永志在办公室里勾画的原理草图,那是纸上谈兵,真正的火箭还是一片空白。人们对此产生怀疑是很正常的。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王永志、王德臣他们是胸有成竹才敢放出话来的。看看这几员大将手中究竟有什么样的金刚钻吧!研究院研制的“长二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火箭?王永志、王德臣是怎样闯进国际发射市场禁地的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 好一个震惊天下的中国创举(1)

让我们回到研究院王永志、于龙淮、王德臣三位院长、副院长相聚的那间办公室,窥探一下他们悄悄酝酿的这件震惊天下的创举吧!

当时在场的人动手画了一张“长二捆”草图。“长二捆”火箭是在成功率很高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加长箭体作为芯级,再在原有的第一级箭体上捆绑四个液体火箭助推器,构成一个两级液体火箭。这是实现王永志长征火箭型号系列化研制走出的第一步。这张草图今天已成为见证研究院辉煌50 年的珍贵文物。

王德臣在王永志院长的支持下,担任了“长二捆”火箭的总设计师。

这个有一张黑黝黝的脸膛,一身豪气、开朗坦荡、心地纯朴、忠厚刚强的东北汉子,不仅有强壮的体格,更有一往无前、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风格。他是研究院的老资格了,1 % 2 年就陪同钱学森出差东风基地。初来不知火箭是啥样的他,一步一个脚印,风吹雨打几十年不畏失败、退却,今天则敢怀揣还未出世的“长二捆”闯出国门,走进世界卫星发射的殿堂。

被全院同事称为“王铁嘴”的他,带着火箭草图,全凭三寸之舌与久经商场的外国人唇枪舌战抢市场,虽不是天方夜谭至少也有点现代传奇。可纸上的火箭能在18 个月飞起来吗?美国人像听神话般发出笑声,还说:“你是在编故事哄小孩吧?即使在美国,造这样的火箭最快也得三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可你们中国人的田野上还离不开牛耕地呢,你们能行吗?〃

王德臣也笑了,笑声中显示了专家特有的超然自信,他以行家的语言与美国人进行了技术探讨。谈判桌上的王德臣以主讲人的身份侃侃而谈,敏捷的思维,深厚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推理测算,昂扬的气势,风卷残云般将美国专家提出的问题一扫而光。一个小时的答辩解释无一处缝隙可钻,滴水不漏的逻辑使美国同行惊得瞪大了眼睛,他那一口流利的英语,竟让美国朋友误以为他是美国培养的华裔科学家。此时,王德臣在众目睽睽下大讲起了故事。他说:“前不久你们美国‘大力神’火箭的副总师史密斯先生来到中国考察,听说我们要在18 个月内完成‘长二捆’火箭,他也和你们现在一样惊讶不相信,而且郑重对我说,‘王德臣我要提醒你,研制这样一枚火箭,在我们美国至少也得三四年,现在你们说18 个月就能完成,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又吃了鸦片烟在说胡话?〃 ;

“史密斯先生,18 个月后,我要特别请你来看发射。”好一个王德臣,硬是把休斯公司的总裁和澳普图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说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爽快地在合同协议上签了字。

国外的关打通了,“长二捆”在美国拿到了发射的许可证,然而在国内却引起了一场比国外还令人难以想象的轩然大波。王永志把研制大推力火箭“长二捆”的报告呈送到航空航天部,航空航天部领导非常赞赏研究院这一敢想敢干的创新举措。可是研制大火箭的钱谁出,那可是一笔几亿元的研制费呀!钱呢?几个亿那可是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财政收人呀。###签了意见将报告批给国务院###总理,请他召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商讨一次,可否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王永志见报告迟迟未批下来,就向当时的航空航天部领导建议,由研究院向银行贷款,成功后用发射卫星赚的钱来还债,部领导研究后觉得这也是一个办法。可银行贷款那是需要担保和用相近价值的动产、不动产抵押的。研究院的财产是国有资产,银行不会要。研究院本身也没有权力动用国有资产作抵押,因为这是一笔即使卖了部机关大楼也资不抵债的巨额贷款呀!而当事人王永志是心中有数的。在他上任之初,他就将科研经费的10 %投入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即将展开的大推力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开发的物质基础,也对长征系列各个型号的研制作出了长远的、可预见性的科学规划。在一个型号投产的同时就进行下一型号的研制,同时对再下一个型号进行预研,也就是一个型号刚投产另两个型号已上马,在同一个时间有三个型号跟了上来。全院科研人员分三批次进入三个型号的生产、研制、预研论证和方向性的探讨,没有钱自己贷款。王永志破了研究院几十年靠国家拨款搞科研的先例,研究院一次性向银行贷款4000 万元,又和国内的用户、贸易公司签订项目开发合同,开发出来的产品你负责销售给钱,没开发出来研究院负责赔,卖不出去由贸易公司负责赔偿。研究院的利益和用户、贸易公司捆在了一起,方向明确,责任共担,人心齐泰山移。

4 好一个震惊天下的中国创举(2)

研究院集中抓住几个主要的民品,如与一汽签合同负责汽车零部件中的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与玉溪烟厂签约供应高技术的烟草配套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再如,发展创新型电喷技术等,总之,用研究院的高新技术开发国内企业生产不出来的创新产品。研究院在发展生产中不断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向技术骨干、老专家、老干部、老科研人员、老工人实行生活待遇工资待遇的倾斜。在此基础上,研究院对仪器、仪表、车床等设备实行技术改造,更新换代,购买新设备,建立数控中心,大大提高了全院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未来前景美好。

要干就要大干,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拥有这么多国家精英的研究院,一个在中国以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研究院,如果生活在穷困中,那只能说明我王永志无能,研究院领导班子不称职。杀不出通向富裕的血路,我王永志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和与我并肩战斗生活的战友亲人。王永志心里着急得很,他看到在“长二捆”的背后,有一个充满无穷潜力的世界卫星发射市场,仅眼前就有24 颗急待上天的卫星,它关系着五大洲多少国家多少亿人民的通信广播、电视传输啊。

“机遇诞生在世界突发的空间灾难年里,灾难把卫星发射市场连带世界人民的期盼都推到了我们研究院的面前。抓住机遇,我们就能冲出困境,走向世界。同志们,一个机遇就是一个胜利的台阶,丧失了这个机遇,中国航天又将在低迷中不知要徘徊多少年。我王永志请求同志们,研究院不能再徘徊观望了,下决心背水一战,我们要带着‘长二捆’火箭走向世界,占领国际卫星市场应该属于中国的一席之地。”听,这是多么激昂而充满英雄气魄的发言!王永志在院党委会上的讲话引起全院震动,上万员工围绕着“长二捆的研制上马”“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开拓”以及贷款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不同的声音也有,“我们是国家最大的火箭研究院,几十年来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现在为什么不保护我们了?外国的卫星市场对中国的加人是百般刁难,就说这一次吧,王德臣是拿回了一个合同签了订单,但合同上的先决条件是中国方面必须在签约后1 年半即1990 年6 月30 日前,将新研制的火箭进行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请问王院长签了合同的‘长二捆’在哪儿呢?只是一张草图,火箭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搞出来吗?时间一到,火箭没搞出来,就得赔。即使发射,又有几分成功把握?若失败那就是3 倍的赔款给对方,还不算我们借的钱。王院长,搞科研可不能头脑发热呀!〃 然而党委一班人却倾向干,虽然要担很大的政治、经济风险,但他们决不能放过这个可以让研究院走进世界卫星发射市场的机遇,而且中国的火箭若不能在国际市场占有地位,前景是可悲的。王院长这一行动,不仅仅具有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代表着国家形象,是我国航天事业进人世界先进行列的政治声誉和科学标志。在全院干部员工的积极支持参与下,少数人也包括一些专家的意见被否决了。航空航天工业部领导也参加了这个讨论,结论是以航空航天工业部名义,再次向国务院领导呈送紧急报告。

时间不等人啊!王德臣这时已带着合同引领着美国休斯公司和澳普图斯公司一个联合考察组从美国启程来北京了。而我们的火箭研制还停留在报批的“研究研究”之中。

王永志的希望之光终于闪亮了。1988 年12 月14 日,###总理亲自主持国务院办公会议,批准航空航天部关于研究院研制大推力火箭“长二捆”的请示报告,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责令国家银行以无息贷款的方式满足其研制经费。姚依林副总理在会上发言说,国际市场不是进不进的问题,而是要挤,只有挤才能进。

有国务院的坚强支持作后盾,研究院沸腾起来了,拥有两万多名员工的研究院立即召开了大战18 个月攻下“长二捆”的战斗动员大会。王永志在会上下达动员令说:“从今天开始,全院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要打破所有计算工时工效的规矩,要把决战期间的180 天变成360 天或420 天,取消非常时期内一切休假。研制只能成功,我们已没有了退路。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拿下‘长二捆’。不管是苦仗硬仗,我只要一个最后时限,即1990 年6 月30 日‘长二捆’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基地的塔架上。”

“长二捆”的成功研制是研究院建院以来拼搏攻坚夺胜最严峻的一仗,两万员工身上如“长二捆”一样捆绑着国家使命、民族尊严、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就是死也要站着死!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世界最发达的计算机永远都算不出人类潜质所焕发出的智慧、才能、胆略、力量、精神… … 中国人民的胜利曾经让世界震惊不解,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中的红军竟能创造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人间奇迹;在祁连山积雪里埋了一个多月的西路军战士居然自己爬了出来,以骆驼草塞满肚皮越过沙漠、黄河回到延安。这就是我们的长征前辈给今天的我们树立的榜样。今天正在向太空进军的新长征路上的航天战士,这支被党中央称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队伍,前进吧,夺下“长二捆”阵地!

5 铸造“长二捆”的日日夜夜

从动员令下达的那一刻起,研究院就没有了白天黑夜的界限,厂、所、部、站及车间的负责人经过精心计算列出了时间表,可王永志连看也不看一眼,甩出一句话:“我只要‘长二捆’,不要你们的计算呀,困难呀,都回去吧。真正的力量,时间工效都蕴藏在群众之中,我们研究院的人不是花名册上的单个人头,而是所有研究院人的家庭成员,你们算算有多少人、多少工时,他们能拉着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