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中国大趋势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对于毛毛虫来说这是生命的终点,但是对于智者来说就是蝴蝶的出现。

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再见,很多时候说出这两个字都需要莫大勇气。但是没有结束就没有新的开始。

中国何时才会大胆地走向全面政治解放,丢弃毛毛虫的空壳,放飞蝴蝶呢。

1978年,中国共产党打开了使毛毛虫与世隔绝几十年的坚硬外壳,开始了神奇的蜕变。但是中国为何仍然藏在毛毛虫的躯壳之中呢?毕竟蝴蝶不仅更加漂亮,而且这一名称也更加精确。这只中国蝴蝶为何一定要隐藏在共产主义毛毛虫的躯壳内呢?中国共产党为何仍然自称为共产党?共产主义怎么会是蝴蝶呢?

共产主义(muni*)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中的munist,也就是“联合”的意思。这一概念与中国这样一个重视集体的国家非常吻合。其实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定义。

定义一是“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消除阶级、国家概念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这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定义。

第二种“纯粹共产主义”指的是建立没有阶级、国家和压迫的社会,*决策,允许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参与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决策。

txt小说上传分享

放飞蝴蝶

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第一个定义,建立了一个没有阶级之分的国家。和自然界的毛毛虫一样,中国逐渐成熟起来。与他们在苏联的共产党同志们不同,中国明白了苏联的体制不是一个发展经济,满足人民需求的切实可行的模式。体制僵化的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在于它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共产党改变了路线或名字。

中国的领导者们所拥有的睿智和务实使得他们抛弃了僵化思想的束缚。就像*所说的那样,人们的洞察力是建立在实践经验之上的,如果通过“实事求是”发现一条道路行不通,那么就选择另外一条。

但是中国领导人不愿承认在意识形态上不再追寻先驱者的足迹而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们抛弃了阻碍发展的共产主义观点,而根据中国自身情况选择了适合中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支持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名字,而是因为实实在在的成绩。尽管经历了无数磨难、受到西方的众多谴责,中国试验了也取得了成功。它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如果它继续坚持已经选择的道路并且完善自己的制度,本书第二章中还会描述,那么它肯定能够建立一种异于西方*的新型模式。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非中华人民共产主义共和国。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联系要比与共产主义的联系紧密得多。与其说它是共产主义政党,不如说是人民政党。

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社会,所有的决策都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程序所产生,所有成员都有权力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决策。中国是从共产主义理论中吸取了精华。

朝完全政治解放的道路上行走的最后几步就将是放飞这只蝴蝶,并为其正名:蝴蝶已非毛毛虫。

“摆脱桎梏我们精神的枷锁”是*对全中国人民的号召。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思想解放,并且拥有了自信心,这也是自我批评的前提。大部分批评都是公开进行的,一些微妙问题除外。但是中国领导人已经做出了“阳光政务”的承诺。他们也许并不完美,但至少耳聪目明。

解放思想使得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它还使得社会底层群体增强了自信心,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鼓励他们实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中国未来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解放思想还将在各个层面继续进行。

在分析中国现状的过程中,本书中描述的支柱逐渐浮现。支撑着中国改革的这八大支柱又都倚重于这个支柱……解放思想。如果不解放人们的思想,使他们为整体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那么整个结构就会坍塌。只有人民能使改革成功。从艺术家到企业家,人们都可以自由思考、自主决策,决定在通向现代化进程中自己的脚步。教条主义是建立在恐惧之上的,而解放思想则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中国的领导者不断加强解放思想的过程,使得他们和人民都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解放思想好比中国的春天,新芽萌生,经历夏天的成熟之后,秋天必定收获累累果实。

。。

中国人眼中的自由

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意味着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他人武断行为的约束。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认同这一观点,个*利是这些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对于不同民族来说自由也有不同的含义。

中国人的思维受到两个因素的重要影响:社会秩序与和谐。这两个概念是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孔子认为只有秩序才能为人们带来真正的自由。这类似于群体性运动,有了比赛规则的约束运动员们才可以自由比赛。同样,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为人们提供了可以自由活动的环境。在中国人看来,秩序并不抑制自由,而是界定自由活动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人所理解的个人选择的自由,由于其社会与法律环境的制约,导致了谁对谁错的无休止的争论。许多西方人确实认为正是争论与不和谐带来了突破、新思想和创新。但是这种争论与不和谐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别是在执政这种严肃的问题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国的纵向民主(Vertical Democracy)

西方人想到一个自由、*的社会时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横向结构,由无数个“个人”“平等地”选举出自己的领导。大部分西方国家所采纳的都是这一模式。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对自由和*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来自于其他文化背景、拥有对世界和社会不同的理解。采纳纵向*,而非横向*,情况又会如何呢?

中国人相信人们生来就是密切联系的,所有个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处世的要领。个人责任远不如与周围人的关系重要。在这种环境下,政治运作不是依赖对立的政党或者政客,而是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实现意见的统一。

在这样一个权力高度分散的社会中,领导层吸纳自下而上的意见和需求制定一个整体的纲要。这些上下互动的积极性得到了鼓励,并允许根据情况和环境的不同灵活变化,只要符合领导层所制定的总体目标即可。这样便创造了一个纵向结构,新思想和经验可以源源不断地沿着这个纵向轴交流。中国正处于创建符合自己历史与思维的*模式的初级阶段。虽然这种纵向模式也有自己的缺点(稍后我们会进行讨论),但是它的主要优点就在于能够使政治家们从为了选举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以便制定长期的战略计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