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齐鲁英豪打鬼子 > 第53部分(第1页)

第53部分(第1页)

李长中见解决了日军宪兵队的哨兵,命令部队的战士们,说了一声:即冲进了宪兵队。

程忠金早就不耐烦了,见李长中命令冲,手里的驳壳枪举了起来,紧跟着李长中冲进了鬼子的宪兵队,段启明怀里抱着一挺歪把子机枪,也跟着连长冲进了院子里。

宪兵队的鬼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见来了一群身穿皇军军服的人在宪兵队横冲直撞,连忙去报告了鬼子的宪兵队长。

见有自己人冲击宪兵队,鬼子的宪兵队长火了,气势汹汹地过来了,想着李长中他们骂了起来:“八格牙路,这里是宪兵队。”

段启明听不懂后面说的是什么,但是“八格牙路”还是明白的,对着鬼子宪兵队长回敬道:“你这个王八犊子,我让你成了死了压路。”手里的轻机枪响了,鬼子的宪兵队长立即被打成了马蜂窝,带着满脸地困惑,回到了阴曹地府之中。

战士们迅地冲了进来,鬼子的宪兵毫无防备,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鬼子的宪兵被打死了一大半,剩余的几十个鬼子依据着房子做最后的抵抗。

李长中指挥着战士们把鬼子包围了起来,命令道:“掷弹筒,把这些鬼子给我轰了。”几具掷弹筒支好了,对着鬼子据守的房子猛轰了一阵,房子倒塌了,房子里抵抗的鬼子被埋在了废墟里。

李长中指挥着部队向后面冲了过去,在最后的一排房子里,现了被鬼子抓来的我军战士和地下党员,当李长中把他们从鬼子的牢房中放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了。李长中让战士们把鬼子的服装脱去,八路军的服装使这些九死一生的同志激动地热泪盈眶,艰难地拉着战士们的手,激动地说着:“谢谢同志们,我们终于从地狱里走出来了。”

李长中看着这些受苦的同志,连忙安排战士们把他们背了出去,安排到根据地去养伤。

钱明道没费多大劲就把保安团给解决了,和李长中他们会合在一起,将鬼子的弹药库、粮食仓库给占领了。王仲保带领着战士们迅把县城里的弹药库的武器转移到寿张一带,将粮食带回了一部分,将部分粮食分给了县城里受苦的人民,带着部队安全撤出了县城。

扫荡的鬼子得知阳谷县城已经把八路军占领了,直接威胁到聊城、济南的安危,连忙回撤,结束了损兵折将的扫荡。

………【第七十四章 休整整编 抗击蝗灾】………

部队把防守县城的任务交给了当地的县大队,带领着部队回到了寿张一带休整整训德卫和程中杰忙得不可开交,将伪军进行教育后,愿意留下来参加八路军的竟然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人,孔德卫和程中杰在审查、甄别了伪军的身份后急急忙忙地找到了王仲保。

团部召开了临时党委会,面对着如此庞大的俘虏队伍加入了独立团,独立团的人数由一千八百多人骤然增加到三千多人,部队的军事、政治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王仲保看到了部队的扩大,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部队展了,忧的是军事和政治工作的难度增大了。既要保证自己的拳头又要把其余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如何整编,成了这次会议的重点。王仲保心里明白,整编好了这支部队就是一只铁拳,可以让鬼子和伪军闻风伤胆;整编不好就是一团散沙,形不成坚强地战斗力。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将自己的设想提了出来,让大家讨论。

经过大家的充分讨论后,整编方案终于出来了,部队精简机构,充实作战部队。将部队的重炮分散到各营,以营为单位形成战斗核心。一营营长余洋,教导员于晓磊,原一营教导员李德到了地方上工作,下辖五个连一个侦察排,一个炮兵排;二营长吴而成,教导员杨新,下辖五个连和一个侦察排,一个炮兵排;三营长胡中清,教导员冯鲁抗,下辖四个步兵连一个侦察排,一个炮兵排;四营长常乐,教导员李蓓蕾,下辖四个步兵连,一个侦察排,一个炮兵排;五营长钱明道,教导员张勇,下辖四个步兵连和一个侦察排,一个炮兵排。因为五营是新编部队,所以党委会把各连的指挥员确定了下来,其余由各营自己确定后报团部就可以了。五营的连队序号是十九连到二十二连,十九连连长杨宗光,指导员李吉山,二十连连长孙启斌,指导员吴思雨,二十一连连长段连厚,指导员徐登生,二十二连连长林峰,指导员马健,侦察排排长蒋晓秋,副排长马三宝,炮兵排长张新亮。团部直属部队也进行缩编,特战队只保留了侦察连、阻击排和工兵连,警卫连、骑兵连保持不变。

各营进行了部队整训,安排团部的命令将各连的连长报到了团部,孔德卫现各连指导员大部分出现了空缺,于是建议王仲保组织一个短期培训班,培训一批政工干部。

匆匆忙忙过后,王仲保、孔德卫和李长中等人到各营巡视了一番,见各营都在紧张的训练之中,这是稍有的机会呀?马上就要秋收了,部队要分开到各地,配合当地的民兵和地方武装保卫秋收。王仲保指示各营抓紧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同时做好新参加八路军的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程中杰则是忙着将各部队选派的骨干进行政治培训,主要培训这些班排长们的八路军的军纪、政治思想工作的原则等课程。林宇星则是把战场缴获的物质和枪械按照团部的安排分给各营连。各项工作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仲保、孔德卫和李长中巡视完各营连的工作后,返回团部,路上看到远方的景色对着孔德卫说道:“政委,好美的秋色呀?”

孔德卫向远方望去,只见秋天的原野上,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高高的玉米的秸秆上,玉米已经呈现了土黄色,裂开的嘴里吐出了紫红色的丝线,高粱的叶子也变得枯黄了,红红的高粱将秸秆压弯了腰;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钻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抖颤。远处的山峦之上,一抹彩霞,正横在那迭翠的峰峦上,如黑点的飞鸦,穿林翩翻。几个人在金色的秋天中惬意地行走着,一面欣赏着这秋天的美景,一面谈论着部队和地方上的一些事情。

一片飞虫遮天蔽日地飞了过来,伴随着“嗡嗡”的声响,天顿时黑了下来,王仲保立即说道:“不好,有蝗灾。”说完,立即向团部跑去。

回到了团部,王仲保马上命令通信班的全体出动,和骑兵连一起,通知所有的马上出动,和地方上的同志们一起,将蝗虫消灭掉。

灾情就是命令,独立团全团出动,一部分在根据地边缘地带筑起了一道道人墙,战士们手里拿着扫把,举着火把,在地里挖起了一道道壕沟,将进犯根据地的蝗虫打死后,埋在壕沟里。一部分人抓紧时间收割庄稼,从蝗虫嘴里夺粮食。

孔德卫两眼熬得通红,一面动员乡亲们参加消灭蝗虫的战斗,将没有收割的庄稼迅收割,一面把根据地受灾的事情向上级汇报。

蝗虫过后的原野里,又是另一番的景象了:高粱直起了腰杆,叶子和高粱穗子不见了,光秃秃地立在哪里,一动不动地站着;玉米没有了叶子,连包在里面的玉米棒槌也变成了白色,金黄色的玉米粒零零散散地挂在上面;大豆就更惨了,豆叶没有了,秸秆不见了,只剩下一些寸把高的豆楂歪歪斜斜地立在田地里。野菊不见了,野花没有了,原野里裸露着黄色的土地。

望着受灾后的原野,王仲保心里一阵疼痛,部队的给养、乡亲们的口粮将是困扰着他今后的难题了。王仲保找来了后勤部主任林宇星,问道:“林部长,我们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呀?”

林宇星连忙说道:“可以支撑一个多月,原来准备秋收后就能解决部队的粮食问题,现在看来,地方上征集粮食困难了,恐怕乡亲们都没有粮食过冬了呀?”

王仲保知道,秋粮是乡亲们维持一年四季的主要口粮呀?从现在到麦收至少还有六七个月的时间,看来根据地的乡亲们只有靠地瓜维持了。于是,对林宇星说道:“从现在起,机关和部队的口粮要减少一些,先从团部开始吧,将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的口粮减少到每人每天六两,作战部队维持八两吧。”

林宇星为难地说道:“团长,现在部队训练和作战任务如此繁重,把粮食减下来会不会影响部队的体质,影响部队的作战呀?”

王仲保说道:“根据地的乡亲们面临着更大的苦难,我们也要把口粮省出来一部分支援一下地方呀!”

林宇星没有继续再说什么,连忙安排粮食的问题去了。好在有缴获的县城的粮食,不然三千多人的队伍吃的问题真是个难题了。

王仲保连忙叫小黄把武景秋找来了,对武景秋说道:“派出几组精干人员,前往鬼子占领的地区侦察,把鬼子的粮站侦察清楚。”接着,又说道:“根据地面临着粮食危机,我们部队要做出点成绩来呀?不然怎么面对我们的乡亲们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